1LE8004 二级能效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
INNOMOTICS 1LE8 系列电动机是全新全球平台下一代通用型全封闭自扇冷却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其防护等级为 IP55,1LE8 系列电动机设计生产符合 ISO、IEC、GB 等相关标准的要求。1LE8 系列电动机适用于连续工作制(S1)、恒转速或一定速度范围内的变频调速应用。
1LE8004 铸铁系列电机铭牌
相关认证
茵梦达 1LE8 系列电动机技术特性
■ 机座材料:灰铸铁;
■ 标准颜色:石头灰(RAL 7030);
■ 额定功率:0.55 ~3 15 kW(50 Hz);
■ 0.55 kW 及以上的 2、4、6、8 极电动机达到 GB18613-2020 标准能效等级 2 级,且 能满足 IEC 60034-30 标准中的 IE4 效率等级(50Hz);
■ 优化的紧凑型结构;
■ 标准安装结构类型(符合 IEC 60034-7 标准规定):IM B3、IMB5、IM B35 等;
■ 所有的电动机设计防护等级为 IP55(IEC 60034-5);
■ FS280 ~ 355 标配再润滑装置;
■ 对于 FS100 ~ 355 范围电动机,可选择增强悬臂力设计;
■ 电动机可选 PTC 或 PT100 热敏电阻或 PT1000 进行绕组保护;
■ 接线盒标准位置处于机座顶端,进线孔处于 右侧(从驱动端看),选项中接线盒位置和进线方向可变化;
■ 绝缘系统按 155(F)温度等级设计,在额定输出和直接供电时按 130(B)温度等级使用;
■ 电动机标准冷却方式为自扇冷却(IEC 60034-6 规定的 IC 411),可提供独立驱动风扇强制冷却;
■ 铸铁电动机都有 2 个吊环。
运行环境
■ 防护等级 IP55(IEC 60034-5);
■ 高度不超过海拔 1000 m(IEC 60034-1);
■ 允许的环境温度在 -20 oC ~ 40 oC(IEC 60034-1);
■ 所允许的相对湿度:
• -20 oC ≤ T ≤ 20 oC:100 %
• 20 oC < T ≤ 30 oC:95 %
• 30 oC < T ≤ 40 oC:55 %
对于更高的环境温度、以及(或者)高于海拔 1000 m 的地点,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换算系数为 kHT。所允许的功率值(Padm):Padm = Prated • kHT
噪声值
噪声值根据 DIN EN ISO 1680 标准在噪音室测得。表面声压级噪声Lpfa 计算表示单位为 dB(A)。声压级噪声的空间平均值是在其测量面上测得的。测量面是距离电动机表面一立方米的地方。声功率级噪声用 LWA 来表示,单位为 dB(A)。下面给出噪声值仅适用于全封闭自扇冷却(冷却方式:IC411)电动机在 50 Hz 电源供电空载运行时的情况,容差为 +3 dB。当在 60 Hz 电源下空载运行时,偏差值大约为 +4 dB。
振动
所有电动机转子都使用半键按照 A 级(标准)振动等级进行动态平衡。
接线盒
接线盒标准位置处于机座顶端,且自身可 4×90o 旋转安装),从而使电缆可以从各个方向进入。所有接线盒都有两个进线孔,其中一个进线孔采用葛兰密封,另一个进线孔采用螺塞密封。
接线盒位置
接线盒除标准位置外,还可处于电动机机座的左侧或右侧。
当电动机的接线盒位置与其它部件冲突时,可以将接线盒从驱动端移到非驱动端。
接线盒的进线孔
除非另作规定,否则进线孔的标准位置如下图所示。接线盒可以按照如下的位置旋转。
■ 朝向驱动端
接线盒旋转 90°,进线口朝向驱动端。
对于 FS100 ~ 112 的带法兰(IM B5)电动机,只有接线盒在非驱动端时,才可以选择进线孔朝向驱动端。
■ 朝向非驱动端
接线盒旋转 90°,进线口朝向非驱动端。
■ 朝向左侧(与标准方向相反)
接线盒旋转 180°,进线口位置相反。
如果接线盒的位置改变时(如右侧或左侧),须要检查进线孔的位置是否方便进线。必要时,可以同时订购其它选件。
冷却与通风
所有电动机标配装有径流(离心)式冷却风扇,其冷却效能与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无关(冷却方法符合 IEC60034-6 标准的IC411)。
对于某些应用,可以考虑配置独立驱动风扇 ,如,
■ 电动机在低速运行时,推荐使用独立驱动风扇,从而使电动机得到有效利用;
■ 电动机在明显高于额定同步转速的速度运行时,同样推荐选用独立驱动风扇,这样有助于降低电动机噪声。
独立驱动风扇的选件号为 F70。当安装独立驱动风扇时,电动机的长度将增加。
风机电机参数
对于某些客户现场有外部冷却设备的应用,可以提供无风扇和风扇罩的风机电机。当电机无风扇和风扇罩时,电动机的长度将减少。
轴承系统
1LE8 系列电动机标准配置深沟球轴承或角接触球轴承,这些轴承是密封的或可再润滑型的。
FS80 ~ 160 范围的 1LE8 电动机驱动端与非驱动端轴承浮动;
FS180 ~ 355 电动机驱动端轴承浮动,非驱动端轴承固定。
标准配置的轴承可以承受一定的悬臂力。当电动机轴端承受的悬臂力较大时,可以考虑选择增强悬臂力的轴承设计。
FS80 ~ 250 范围电动机标配不带再润滑装置;FS280 ~ 355 范围的电动机标配可再润滑轴承,并标配再润滑装置。如果需要,FS100 ~ 250 范围的电动机也可选用可再润滑轴承和再润滑装置。
轴承寿命(标称寿命)
轴承的标称额定寿命可根据 ISO 281 标准规定的标准计算程序计算出来的。如果电动机在该样本中所规定条件下运行,90 % 甚至更高比例的轴承的运行时间可达到标称寿命。通常,轴承的使用寿命取决于轴承规格、轴承载荷、运行条件、转速以及润滑脂寿命。
当电动机水平安装,且不受轴向力的情况下,电动机的轴承寿命至少能够达到 40,000 小时。在承受最大容许载荷的情况下,其寿命也至少有 20,000 小时,这里所说的轴承寿命,指的都是电动机在 50 Hz 下正常运行的情况。
当电动机在非正常的条件下运行时,轴承的寿命会缩短。如下面几种情况:
■ 当电动机的运行速度高于额定速度时,由于电动机的振动增大,使得轴承受到额外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导致其寿命减少;
■ 当环境或设备等因素引起电动机振动加大时,同样轴承也会因此受到额外的径向力和轴向力,而导致其寿命减少;
■ 当环境温度每升高 10℃,润滑脂寿命以及再润滑时间缩短一半。
润滑脂寿命和再润滑周期
对于不可再润滑的轴承,其润滑脂寿命与轴承寿命相当。但是,这只能是在电机严格按照本样本中规定的技术数据运行。对于以规定间隔再润滑的电机,轴承寿命可以延长,从而补偿不利因素,诸如温度、安装条件、转速、轴承规格和机械载荷造成的影响。
额定输出
1LE8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电动机在连续运行的情况下 S1(IEC60034-1),此时周围环境温度为 -20 ℃~ 40 ℃,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 m。
电压、频率
IEC 60034-1 将电压和频率的偏差分为 A 类(电压偏差 ±5 %,频率偏差 ±2 %)和 B 类(电压偏差 ±10 %,频率偏差 +3 % / -5%)。电动机均能够在 A 类和 B 类提供额定转矩。在 A 类中,温度比正常运行下温度大约提升 10 K。
过载倍数
根据 IEC60034 标准要求,1LE8 系列电动机能够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承受 1.5 倍的额定电流达 2 分钟。
绝缘系统
1LE8 电动机绝缘系统具有可靠性、耐用性好和寿命长、耐冲击能力强的特点。
1LE8 系列电动机标准设计温度等级为 155 (F)。当 1LE8 电动机直接供电,且输出额定功率时,其绝缘系统按 130(B)温度等级使用。
电动机保护
电动机过热保护
电动机热保护是指将温度保护传感器或温度检测传感器嵌入电动机定子绕组或其他适当的地方,从而使其不会因为过热而受到破坏。
下面是电动机的绕组保护和轴承保护的几种保护方式。
绕阻保护
■ PTC 热敏电阻温度保护
■ PT100 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保护
■PT1000 热敏电阻传感器温度保护
轴承保护
1LE8 电动机轴承标配不带任何保护。对于某些苛刻的应用,推荐对轴承采取保护措施。轴承保护是通过在电动机驱动端和非驱动端的轴承端盖拧入温度传感器来进行保护。温度传感器的引接线引入电动机主接线盒内。
防潮加热保护
当电动机处于较为恶劣的环境时,比如湿度非常大或者昼夜温差比较大,电动机的绕组很可能出现凝露的现象,这样会带来电动机烧毁的风险。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对电动机绕组配置防潮加热带。
电动机防潮加热带必须在电动机工作过程中处于不工作状态;当电动机停机时,防潮加热带必须启动工作,为绕组加热。
变频应用
1LE8 电动机适于变转速、恒转速的各种应用,如风机、泵、压缩机、纺织机械等。
当变频器驱动电动机时,电磁干扰的程度大小取决于变频器的类型(种类,IGBT 数量,干扰控制措施及制造商)、布线、距离以及应用需求。在设计和应用阶段必须参考变频器制造商关于电磁兼容性的安装指导。
当 1LE8 电动机变频应用(变频器供电),且输出额定功率时,电动机的使用温度等级为 155(F)。为了避免杂散电流对电动机轴承的损坏,推荐 FS250 ~ 355 电动机使用绝缘轴承。
变频器驱动运行
1LE8 电动机的标准绝缘系统设计要求,FS80/90 能够保证其在变频器供电电压不超过 380 V 时正常运行,FS100-355 能够保证其在变频器供电电压不超过 460 V 时正常运行。
当负载转矩在允许的转矩范围内时,电动机能够自扇冷却;当负载转矩超过所允许的转矩时,电动机需要强迫冷却。
在电动机运行速度超过额定转速时,噪声和振动值将增加,并且轴承的寿命将缩短。需要注意再润滑周期和润滑脂的寿命。
变频运行时当频率超过 60 Hz 时,必需按照特定的限值进行动平衡。
电压承受值
绕组绝缘的电介质应力决定于:
■ 电压峰值,上升时间以及变频器产生的脉冲频率;
■ 变频器与电动机连接电缆的特性和长度;
■ 绕组结构和其他系统参数,尤其是绝缘系统中不同绕组的对地电压(代表了绝缘系统的电介质应力)。